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管理 > 艾滋病防控 > 正文
【世界艾滋病日】 知艾防艾 共享健康
发布时间:2024-12-01 15:55:47 来源:

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我国的宣传主题是“社会共治,终结艾滋,共享健康”。校医院带您一起了解艾滋、预防艾滋,知艾防艾,共享健康,共建健康重大。

一、认识艾滋病

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IDS),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。当HIV通过血液、体液、破损的皮肤黏膜等偷偷进入人体时,人体免疫系统很快识别到有外来病原体入侵,于是白细胞首先与病毒展开激烈的健康保卫战,由于病毒过于凶猛,白细胞失守,病毒继续进入细胞内部,此刻,人体内强大的战争武器T细胞被唤醒并加入“战斗”。狡猾的艾滋病病毒恰好利用T细胞的“参战”,将细胞内部CD4分子及CCR5、CXCR4等细胞膜蛋白变敌为友,借助其辅助,攻击人体CD4+T淋巴细胞,使该细胞严重减少,从而损害人体免疫功能,引起各种疾病,甚至诱发肿瘤,最后导致感染者死亡。因此,当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时,除了存在CCR5、CXCR4等基因缺陷的人,其他人无一能够幸免。

从感染HIV到最后发病进程比较缓慢,共分为三个时期。一是急性期,二是无症状期,三是发病期。

急性期(感染早期):主要症状有发热、咽痛、皮疹、肌肉关节痛、淋巴结肿大、头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。

无症状期(感染中期):这一时期多数感染者无症状,少数感染者会出现带状疱疹、口角炎、唇炎、结节性痒疹、脂溢性皮炎、不明原因体重减轻、不明原因持续发烧、不明原因持续腹泻及肺结核等表现。

发病期(感染后期):由于此时期人体免疫系统出现重度缺陷,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等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都易被细菌及病毒严重感染,甚至引发肿瘤。

二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

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:

一是性途径传播。如阴道性交、肛交、口交等,是HI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。

二是血液途径传播。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、不安全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、纹身等。

三是母婴途径传播。如宫内感染、分娩时和哺乳传播

三、HIV不会经以下途径感染

1.食物、饮水、空气。

2.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,如:在一个教室上课,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、扶手,办公室的办公用品,工厂车间的工具,和影剧院、商场、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。

3.礼节性接吻。

4.礼节性拥抱。

5.握手。

6.公用马桶、浴缸。

7.蚊虫叮咬。

8.共同接触纸币、硬币、票证。

四、接触艾滋病病人有何危险?

在日常生活、学习中,接触艾滋病病人或已感染HIV的人不会感染上HIV,因为日常生活接触并不传播HIV。只有在与感染者有体液交换的行为时,才是最危险的时刻。

五、如何避免HIV感染?

1.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(要求医院提供通过HIV检测的血液)。

2.不与他人特别是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头、针管、纱布、药棉等用具。

3.避免婚前性行为。

4.忠实一个性伴侣,不搞性乱。

5.每次性交都正确地使用高质量的避孕套。

6.被HIV感染的妇女要避免怀孕。

7.尽量避免使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,如牙刷、穿耳针、纹身针、刮胡刀、修脚刀等。

六、哪些人具有感染HIV的高危险性?

与其他人相比较,下列一些人具有感染HIV的高危险性:一是有多个性伙伴、同性恋;二是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,如性交时未用避孕套;三是有性病,仍进行性生活;四是注射毒品者。

七、什么是不安全性行为?

不安全性行为是指血液、精液或阴道液进入性交者体内的性行为。

八、有治疗AIDS的药物和疫苗吗?

艾滋病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传染病,迄今为止,尚没有研究出可以预防的疫苗,也没有药物能彻底治愈AIDS病人。有药物能治疗与AIDS有关的感染,这些药物不能治愈AIDS,但能减缓病情和推迟死亡。因为HIV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,这一特性不仅使人类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,而且也给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造成极大困难。

九、避孕套可有效预防感染HIV的危险

只要每次性交都能正确地使用避孕套,就可降低感染HIV/STD的危险性。

十、发生高危行为后该怎么办?

发生高危行为后,越早进行暴露后预防(PEP)越好。PEP服药时机是在发生疑似HIV感染行为之后的2小时之内,最好不要超过72小时,需坚持服药28天。

十一、可以到哪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?

全国各省市大中医院*地市级以上卫生防疫站。我校各校区校医院均可检测。

十二、沙坪坝区暴露前后预防用药地点

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:023-65301073


供稿:贾红莲

编辑:章华玲

审核:李华

2024年12月1日

急救电话

A区:65100120B区:65120120

C区:65118120虎溪校区:65678120

友情链接

(C) Copyright Chongq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.
重庆大学 版权所有2012 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400044
(渝ICP备05005762号)